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课程(含课内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临床医学)
日期: 2023-12-06   来源:    浏览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局部解剖学

   英译名称:

Regional   Anatomy

   课程代码:

100201X121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课程学分:

3

   制定人:

姜爱莲 王洪宾

   审核人:

石娟

 

 

 

 

 












                                二〇二二年七月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局部解剖学

课程学时

64

理论学时

32

课内实验学时

32

课程学分

3

授课学期

5

授课对象

专业

临床医学

学制

5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课 ☑学科(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限选课

教材名称

局部解剖学

教材出版信息

人民卫生出版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设计  □学期论文  □其他

课程成绩

平时考核(%)

40

单元测试(含期中考试)(%)

10

期末成绩(%)

50

课程负责人及团队骨干(5人以内)

姓名

性别

学历

学位

职称

从教时间

张海东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1995

王越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2005

徐广琪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2016

姜爱莲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2007

石娟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2008

王洪宾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2014

刘贺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2017

王倩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2017

王志远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2017

李跃

研究生

硕士

助教

2017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1. 内容概述

局部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研究各区域内器官与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层次关系和临床应用的科学。通过实地尸体解剖和观察,可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人体各局部的实地解剖操作,深刻认识局部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全面领会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基础,并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能力目标:学生具备查阅文献、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具备实地解剖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具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医学生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心怀大爱感恩,为成长为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深厚人文底蕴、强劲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医学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3. 先修知识

系统解剖学

4. 后续课程

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

5. 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总学时

第一章

 

4

2

6

第二章

 

4

4

8

第三章

 

4

4

8

第四章

 

6

6

12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3

2

5

第六章

脊柱

3

2

5

第七章

 

4

6

10

第八章

 

4

6

10

总计

 

32

32

64

 

二、课程教学计划

1. 教学方法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主要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初级认知部分,是课程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通过线上教学完成。在高级认知方面,复杂综合性的知识,应用性的知识,以见面课的形式讲授,同时在课堂中进行必要的研讨、辩论,课堂翻转,实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活动来完成;结合临床外科手术病例,手术方案制定,开展模拟手术操作,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生临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 拓展资源

课程网址: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8741/112253/17#teachTeam

相关网址: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8199/113288/17#teachTeam

参考书目:《系统解剖学》《格氏解剖学》《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

相关应用:数字人,3Dbody

学科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三、课程思政计划

1. 方法与内容

遵循人道主义精神和医学伦理的原则,自觉尊重和爱护尸体标本。解剖时要举止端庄、严肃认真,不随意破坏任何一个结构。珍惜实地解剖的机会,勤于动手,细致观察,善于总结,实事求是。(1)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感恩大爱,正式实验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遗体捐献的纪录片,宣读解剖学誓词,对大体老师默哀;实验课之后要求学生书写给大体老师的一封信,用心感悟大体老师的无私和大爱;(2)联合红十字会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到捐献者纪念园扫墓;(3)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特色,结合大健康理念和当前疫情的典型事迹、医学热点等,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仁心仁术的职业精神;(4)课程思政内容加入网课平台,并增加问题讨论,开设专栏等。

2.实践与拓展

引入知识点相关的病例讨论,将国内国外前沿的治疗方案,如智能医生,新型材料,新型药物等引入课堂,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入医学相关的社会热议话题进行课堂讨论,从课程知识点的角度,从医德医风的角度,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的应用,也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引入学科相关前沿科研课题和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课内实验

1. 内容介绍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学习人体各局部区域的层次、结构、器官的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的科学。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特别是在各种诊疗技术操作、临床手术的准确定位及层次结构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更进一步地掌握人体结构知识,为学习临床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2. 参考资料

课程网址: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8741/112253/17#teachTeam

相关网址: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8199/113288/17#teachTeam

参考书目:《系统解剖学》《格氏解剖学》《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

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实验视频资源:数字人,3Dbody

3. 教学内容安排纲要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学时

备注

实验一

头面部解剖

2

必开 综合性

实验二

颈部解剖

4

必开 综合性

实验三

胸部解剖

4

必开 综合性

实验四

腹部

6

必开 综合性

实验五

盆部与会阴

2

必开 综合性

实验六

脊柱区解剖

2

必开 综合性

实验七

上肢解剖

6

必开 综合性

实验八

下肢解剖    

6

必开 综合性

总计

 

32

 

实验一 头部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对尸体标本头部解剖操作,理解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了解局部解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解剖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直观下头部局解知识的认识,加深理解、验证头部局解方面的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尊重和感激遗体捐献者。培养医学生的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述:头部重要的骨性标志,腮腺的位置和毗邻,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管的行程和开口部位,额顶枕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垂体的位置和毗邻及临床意义, 海绵窦的位置及穿经结构

2.难点分析:横行、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床解剖。

3.自学内容:面肌的解剖、颊脂体

实验二 颈部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对尸体标本颈部解剖操作,理解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了解局部解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解剖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直观下头部局解知识的认识,加深理解、验证头部局解方面的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尊重和感激遗体捐献者。培养医学生的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述:颈部的体表标志,颈筋膜的层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内容,肌三角的境界、层次及内容,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位置毗邻以及血管,喉上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关系,喉返神经的来源、行程、分布及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气管颈部的毗邻及气管切开术的解剖要点,颈动脉鞘的位置和内容。

2.难点分析:舌骨舌肌浅层的结构。

3.自学内容:颈阔肌,颈前和颈外静脉

实验三  胸部

(一)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通过对胸部由浅入深的层次解剖,深刻理解胸壁的层次解剖,胸膜和胸膜腔的意义,肺的形态结构特点,纵隔的分区及各区内的结构,为胸心外科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

2. 技能目标:学生实地解剖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能力,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体老师的尊敬,理解遗体捐献的重要意义,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逐渐形成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重点讲练: 依次解剖并观察胸部的体表标志,女性乳房的形态、构造, 肋间隙结构及血管、神经走行的排列关系, 胸膜腔的构成、胸膜顶的位置、胸膜隐窝, 肺门的位置,肺根的构成、各结构的排列关系及其毗邻, 上纵隔内器官结构层次,食管胸部的毗邻。

2. 难点分析:肋间隙血管、神经较细小,寻找起来有些困难;食管胸部的毗邻结构众多,需要依次确认准确。

3. 自学内容:胸膜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引流;肺的血管、淋巴引流及血管;纵膈间隙及纵膈淋巴结。

实验四  腹部

(一)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通过对腹部由浅入深的层次解剖,深刻理解腹前外侧壁的层次解剖与腹部手术切口的关系,腹股沟区的解剖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腹腔脏器的结构特点、毗邻和延续关系,为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等奠定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2. 技能目标:学生实地解剖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能力,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体老师的尊敬,理解遗体捐献的重要意义,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逐渐形成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重点讲练:依次解剖并观察腹部的体表标志,腹肌前外侧群的位置、层次、肌纤维方向、腹直肌鞘的构成和特点,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腹股沟区的境界,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腹股沟三角的构成,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应;肝的位置、毗邻、肝蒂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胆囊的位置,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内容,胆总管的分段;空、回肠动脉分布,盲肠及阑尾的位置;腹膜后隙的境界和内容,肾的位置、毗邻、肾门、肾窦、肾蒂和肾的被膜,肾上腺的形态位置及血管。

2. 难点分析:腹股沟管的构成比较复杂,需要仔细解剖,防止破坏重要结构;肾的毗邻器官及结构较多,注意不要遗漏。

3. 自学内容:网膜孔和网膜囊的境界,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与毗邻,胰的位置、分部与毗邻,腹膜后隙中除肾及肾上腺外其他器官及结构的毗邻。

 

实验五 盆部与会阴

(一)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掌握盆壁的骨骼、盆壁肌和盆底肌的配布。掌握直肠与膀胱的位置、毗邻和血管。掌握输尿管盆部毗邻。掌握前列腺毗邻与被膜。掌握子宫的毗邻、淋巴引流、子宫的韧带和血管。掌握卵巢、输卵管的位置。

2. 技能目标:进行实地解剖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价值目标:

(二)教学内容

1. 重点讲练:盆壁肌和盆底肌的配布。直肠与膀胱的位置、毗邻和血管。前列腺毗邻与被膜。子宫的毗邻、淋巴引流、子宫的韧带和血管。

2. 难点分析:盆壁肌和盆底肌的配布。

3. 自学内容:盆筋膜及其间隙;输精管盆段、射精管和精囊腺;阴道的毗邻。

实验六 脊柱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对尸体标本脊柱区解剖操作,理解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了解局部解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解剖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直观下头部局解知识的认识,加深理解、验证头部局解方面的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尊重和感激遗体捐献者。培养医学生的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述:脊柱区肌的层次,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和临床意义。

2.难点分析: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3.自学内容:脊柱区肌肉。

实验七 上肢

(一)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通过对上肢由浅入深的层次解剖,深刻理解上肢各区域结构的配布规律,重点理解上肢肌的配布规律,血管神经束的构成,为骨外科和手外科奠定坚实的解剖学基础。了解:上肢的浅层结构、臂后区的浅层结构、肘前区浅静脉的吻合类型及临床应用意义、 前臂部骨间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熟悉:上肢的境界、分部和划区。上肢的表面解剖。上肢皮神经的分布概况、浅淋巴结的位置及注流关系。肩部的分区及各区的内容。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行程。桡神经及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及分布。肘后区: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尺、桡血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行程与分布。腕前区及手掌的浅层结构、掌腱膜、掌中间筋膜鞘的构成、结构层次、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手指的解剖:腱鞘及滑液鞘的构成及内容。腕后区及手背:浅静脉、皮神经的分布。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腋腔各壁的构成,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腋腔后壁及三边孔与四边孔。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腋淋巴结群的位置及流注关系。掌握臂前区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掌握臂后区: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掌握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手掌的断面解剖。

2. 技能目标:进行实地解剖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注意医德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1. 重点讲练:腋腔与肘窝的境界和内容物;手掌层次解剖。

2. 难点分析:腋动脉与臂丛的关系;三边孔和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腕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结构。

3. 自学内容:肘关节动脉网、手指。

实验八  下肢

(一)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通过对下肢由浅入深的层次解剖,深刻理解下肢各区域结构的配布规律,重点理解下肢肌的配布规律,血管神经束的构成,为骨外科和足外科奠定坚实的解剖学基础。1、了解股部境界与分区,股前区浅筋膜与腹壁浅筋膜的关系。了解闭孔血管与神经。了解外侧骨筋膜鞘、前骨筋膜鞘。了解踝前区浅静脉及皮神经分布。了解臀区浅层结构。了解股后区皮神经分布。了解伸肌上、下支持带。了解膝后区浅层结构。了解腘窝的交通关系。了解膝关节动脉网构成及其应用意义。了解小腿后群肌的位置关系。了解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及会合形成的腓肠神经。了解屈肌支持带。2、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和引流。掌握阔筋膜及其形成的髂胫束和隐静脉裂孔的形态结构。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境界和内容。掌握股鞘、股管与股环。掌握股三角的境界、位置、构成、内容与交通。掌握浅层结构中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腓浅神经。掌握胫前血管及腓深神经的位置、走行。掌握足背动脉位置、分支、分布及与腓深神经的关系。掌握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及内容物;掌握坐骨神经行程和分布。掌握腘窝的境界、内容。掌握小隐静脉行径。掌握胫后动、静脉,腓动、静脉,胫神经的行径分布。掌握踝管的位置及内容。

2. 技能目标:进行实地解剖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注意医德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1. 重点讲练: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结构及其排列关系;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股管的构成和内容,收肌管的构成及管内通过结构的位置关系,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和支配,腘窝的境界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胫前血管神经束的构成,胫后血管神经束的构成,踝管的构成及通过结构的排列关系。

2. 难点分析: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神经及其排列关系,股管的构成和内容,收肌管的构成及管内通过结构的位置关系,腘窝的境界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踝管的构成及通过结构的排列关系。

3. 自学内容:下肢的体表标志。

课程考核大纲

一、考核形式

期末考试、单元测试(含期中测试)和实验考试为闭卷考试;平时考核为开卷考试。

二、考核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增加考核方式的类型,提高学生参与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考核的过程中得到充分训练,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达成课程目标。

1. 平时考核

在规定时间段内按照要求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的练习、小测验;参与课堂及线上话题讨论。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20%

2. 实验考核

    尊重爱护尸体标本,维护实验室环境,严格遵守实验室规范;做好课前预习,完成实验项目;规范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参与实验考试。实验考核占总成绩20%

3. 单元测试/期末考试

单元测试(含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重点考核理论知识,其中单元测试(含期中考试)线上统一完成,占总成绩10%;期末考试线下统一完成,占总成绩50%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济南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

邮编:250000   电话:0531-59567715